中国侨界杰出人物——徐安碧

(2017-11-10 13:00:08) 来源:中国侨联

“我是一个山里人,从小赤脚走路、吃萝卜干长大,历经各种艰辛。幸好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带来了沧桑巨变,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我感恩这个时代。”

他是徐安碧,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国侨界杰出人物。从赤脚走山路,到盛装走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他依然不改人生本色。

徐安碧1953 年生于江苏宜兴,他自幼喜爱书画,1974 年,21 岁的他进入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学习。1976 年,徐安碧毕业进入宜兴日用精陶厂工作。

当时的精陶是“ 工业产品”, 不是“ 艺术作品”。精陶虽然同属于陶,却又不同于紫砂、粗陶、细陶。要将书画艺术移植到精陶坯体上,难度很大,没有老本可吃,也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徐安碧前后进厂的一些有艺术背景的同学纷纷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徐安碧却决心在精陶的造型、雕刻装饰上走出一条路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废坯堆中寻找有块面的碎片,在上面运刀刻绘,失败是家常便饭。他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就这样,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在精陶坯体上逐步创出了正刀、侧刀、轻刀、切刀等不同刀法。石刻刀、木刻刀、锯条等不同工具都在他手上飞舞,达到丰富多彩的刻绘效果。时间一长,他无论是阳刻、阴刻,还是书法、绘画,不需打草稿就能做到心手相应,钢刀所到之处,泥屑脱落,刀下山水花鸟跃然而出。

进入工厂之后,徐安碧依然住在小山村里,家里的农活也依然少不了他。到晚上,别人休息了,他不顾一天的疲劳,又开始他的“纸面练兵”。家里没有画案,徐安碧把几张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桌子拼在一起垫得一样高,将纸铺在上面开始作画。他的家离工厂11 公里,一来一回就是22 公里。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来来去去,一骑就是15 年。后来,他骑着摩托车来来去去,一骑又是5 年。别人看着辛苦,他却自得其乐。

痴于艺,良于技。徐安碧成功地开创了宜兴精陶从一般日用品向高雅艺术品提升之先河。从此,宜兴精陶由区区数元就可买到的“工业产品”发展成几千元、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高档“艺术作品”。

功成名就,徐安碧依然在精研技法的路上。虽然人们总爱称他为“大师”,他却始终不忘工匠本色,每当创作作品,他依然与烧窑工人一起不分日夜地守在窑边,窑内1100 多摄氏度的高温,即使在严冬,也让人挥汗如雨。

“与书画陶结缘数十载,痴迷三更灯火五更鸡,然则,每当探微索妙,它却离我很远,久而不悟其道也。”两年前,徐安碧总结自己的从艺经历写下这样一段话,不辞辛劳痴寻艺,探索不辍,悟道不止。这正是徐安碧“艺痴者技必良”的写照。

作为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中国”二字在徐安碧心中始终摆在第一位置。

2008 年6 月,徐安碧的女儿女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行婚礼。当地华人学校得知徐安碧到来,希望邀请他到校讲座,却又担心婚礼前后徐安碧事务繁忙,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发出邀请,徐安碧欣然应允,热情为他们进行书画表演、艺术讲座,其技艺与精神令全校师生赞叹不已,次日当地华文报刊还进行了报道。

“为华人学校的学生介绍中华文化,有利于把中华文化的根扎在他们心中,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其实,每次向海外华侨华人表演和展示书法国画作品,我都很骄傲、开心。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结。”徐安碧说。__